热点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体系日渐完善
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相关制度体系和自律规则建设不断加强,绿债市场体系加快完善。
经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报备,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日前发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市场化评议结果,合计18家机构通过绿标委注册。这是继2021年9月《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市场化评议操作细则》发布以来,业界进一步规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行为的自律举措。
绿债市场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募集资金用途是否为绿色进行评估认证,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因此被称为绿色债券市场的“看门人”。
“通过名单制的方式管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有助于防范‘洗绿’‘漂绿’等现象,并推动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更加独立、专业,提高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质量。”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说。
针对绿债标准、募集资金用途等问题,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于今年7月29日向市场发布了《中国绿色债券原则》。“绿债原则”明确了绿色债券定义及四项核心要素,进一步明确了募集资金应100%用于绿色项目,实现了与国际绿色债券标准接轨。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认为,“绿债原则”基本上统一了国内绿债的发行规范,国内绿债筹得资金部分用于非绿领域等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该原则对完善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完善金融政策架构与自律规则为推动绿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支撑。
万得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1.42万亿元。2022年上半年,我国共发行绿色债券4006.36亿元,同比增长64.4%。按相关国际组织标准统计的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及年度发行量计,中国均是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
今年7月,由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债研发中心联合编制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年度报告2021》指出,政策在标准制定、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产品创新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将有利于培育更大规模的市场。
该报告预计,随着绿色金融政策的进一步改革以及投资者需求的激增,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增长势头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