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守好消费者的“钱袋子”
在浙江,“共富专员”走村入社,将金融知识和金融政策宣讲到偏远乡村;在云南,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针对一些老年人的需求,讲解金融知识;在甘肃,情景剧、歌曲联唱等活泼生动的表演展现各类金融防骗手段,引导消费者提升自我防范意识……
9月金融知识普及月期间,丰富多彩的金融宣教活动在各地开展,帮助消费者、投资者学习基础金融知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更好地共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
提高金融知识普及针对性
今年是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的第四年。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活动不仅宣传教育合力增强,内容也更丰富,重点更为突出。
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介绍,宣教内容涵盖了消费者生产生活所需金融知识、倡导科学理财和合理借贷、提供专业便捷的投资者教育服务等方方面面,同时聚焦重点人群、热点问题,贴近社会公众需求开展教育活动。比如,人民银行着力针对非法吸存揽储、养老领域金融诈骗、电信诈骗、非法代理维权等侵害消费者权益和危害金融稳定安全的行为,重点开展风险提示。
银保监会着力提高金融知识普及针对性。“我们聚焦重点人群,围绕‘一老一小’、新市民等分层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弥补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短板。”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王毅表示。针对老年人,银保监会设计了老年人金融素养跟踪研究项目,与社区、老年大学、老年福利院等开展合作;针对大学生,组织金融机构、媒体、公益团体向高校学生提供“生动、活泼、有效”的金融教育,持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针对农村偏远地区群体,更加注重以接地气的方式普及金融知识,组织志愿者走向田间地头开展宣传教育。
近年来,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广受投资者关注。注册制下,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和投资选择更加丰富,需要具有更强的专业投资能力与风险识别能力。因此,证监会围绕这一重点开展多项投资者教育活动。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副局长林丽霞介绍,证监会开展“读懂上市公司报告”活动,引导投资者愿读、会读信息披露文件,提升价值判断能力。
全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宣教活动的形式也要更加贴合消费者信息获取习惯。
注重发挥数字化手段和线上教育优势。本次活动中,国家网信办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策划推出图解、短、H5动画等融媒体产品,带动广大网民学金融、懂金融,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网络防护技能。银保监会进一步发挥“风险提示”这一消费者教育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利用银保监会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平台,采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构建百姓金融安全防线。
进一步畅通消费者诉求反映渠道。今年上半年,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人民银行已累计下发督查督办函329件,综合运用约谈、督查、督导、监管通报等手段对69家银行保险机构投诉处理情况进行指导。近期,证监会对服务投资者的12386热线进行优化升级,接受投资者投诉、举报、咨询、意见建议四类诉求事项。
随着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力度的加强,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稳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从2017年的63.71、2019年的64.77提升到2021年的66.81,在国际上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