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科创合肥
飞合肥总部,人来人往的都是年轻人。“我们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一位员工说,今年高校毕业生招聘结束,平均年龄又要减两岁。
飞、科大国盾、四创电子、华米科技、阳光电源等,也因此形成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光伏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
飞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产业生态,引领合肥在人工智能领域占位抢先。“截至今年6月底,讯飞开放平台已开放496项AI产品及能力,聚集超过343万开发者团队,总应用数超过151.7万。”科大讯飞品牌市场部总经理吴骏华说。以科大讯飞为中心,合肥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AI重要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入驻企业超千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一个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已在合肥崛起。
合肥的产业布局远不止于此,他们还把目光瞄向了深空。去年下半年以来,合肥用超常规举措,推进包括地理信息在内的空天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集聚了中科星图、航天宏图、银河航天、天仪研究院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
同时,各个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影响,甚至融合。当物联网遇上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自动避障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始奔跑在合肥街头;当集成电路携手新型显示器,全球每售出8台电脑就有1台“合肥造”;当人工智能拥抱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新零售机器人等智能装备走进工厂、走入商场……
建设良好创新生态
创新可无中生有、可兼收并蓄、可博采众长。合肥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集聚丰富科创资源,塑造良好科创生态,奋力打造全球科创新枢纽。以创新为主线,不断夯实基础、勇攀高峰,合肥探寻到了摘掉后进标签、实现弯道超车的密码。
依靠科创,合肥已成创新创业沃土。2012年以来,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615户增至4578户、增长6.4倍,今年有望突破6000户。全市共有境内上市企业73家,居省会城市第6位,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16家,与成都并列省会城市第2位。
借力科创,合肥置身全新坐标系。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旁听生”到“插班生”,再飞身跃进“正式生”,奋力当好“上进生”,争当抢当“优等生”。合肥全面“入长”:G60科创走廊延长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蓬勃生长,轨道交通加速汇融,一体化公共服务提质升级……
投身科创,合肥锤炼出一批了解企业、懂得科技的领导干部。在投资方面,合肥练就出一支懂产业、通政策、会干事的“合肥投资战队”。“这个城市真的懂技术、懂产业。”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李晓飞说,去年2月份,公司选择将区域总部落地合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干部对行业很了解,个个都有几把刷子。
科技创新已烙印在合肥领导干部的灵魂深处。“前人栽树,后人浇水”“边浇水、边栽树”的优良传统在合肥传承。“合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保证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稳定性,没有一个项目在人事变动中被放弃、受影响。”合肥市市长罗云峰说。
昨天靠科创起家,今天靠科创成家,明天还要靠科创发家。面向未来,合肥聚焦科技创新再出发:努力打造创新引领的全国典范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再攀创新新高地。
合肥因创新而赶超,给同样奔跑在创新路上的城市诸多启迪。
“合肥创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打通当今前沿科技的产业化路径上探索新道路。”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研究员胥和平说,合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在量子、核聚变等国际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合肥在前沿科技的产业应用上做了很好探索。
合肥在用资本撬动打通科技、产业上也有独到之处,有不少成功案例。“受资源禀赋不足等因素影响,合肥的家底相对薄弱,要加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资本力量。”合肥市副市长朱胜利说,合肥以资本集聚助推创新链、产业链迈向高层次,实现耦合聚变,进而释放更强生产力、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合肥创新发展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地方债务水平不高,财政对土地依赖度不强,使合肥经济发展基础更为牢固。合肥抓住实体经济这个根基,沿着培育产业链、创新链的思路,发展产业集群,同时产业之间互补互通,形成产业生态。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拱艳说,合肥针对产业痛点,主攻产业链核心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从技术和产业前端介入,把家电、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和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都串联起来谋篇布局。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的永恒命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弥补市场缺陷,合肥的创新令人眼前一亮。
合肥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基础薄弱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市场发育不足,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可以通过认识、尊重、利用市场规律,有效应对市场失灵。合肥通过国有资本撬动等各种方式搭建平台、创建机制,利用市场的逻辑实现了创新策源、产业集聚。同时,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补位、协同推进的关系。
合肥的探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为创新驱动提供制度保障。
对于合肥来说,创新是使命,更是责任。从育小育早到串珠成链,从突破前沿到赋能产业,从投石问路到掷地有声……创新成果,来之不易。看当下,创新是澎湃动能;谋未来,创新有无限潜力。虞爱华说,合肥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创新这一国策,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全面开启合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