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上海凤凰供不应求(凤凰牌自行车股票)
上海凤凰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金山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凤凰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公开发行A、B股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7月由原上海凤凰自行车公司整体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3年12月29日取得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股沪总字019024号(市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金山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发行的A股(25,175.97万股)、B股(10,000.00万股)股票分别于1993年10月8日和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007年1月8日本公司更为现名。金山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2月16日实施并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2016年1月15日,公司名称由“金山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凤凰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Jinshan Development & Construction Co.,Ltd.”变更为“Shanghai Phoenix Enterprise (Group) Co.,Ltd.”。
法定代表人:周卫中
成立时间:1993-12-29
注册资本:40219.8947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上市)
公司地址:上海市金山工业区开乐大街158号6号楼
上海凤凰牌自行车质量咋样?价格怎么样
国产最好!价格适中!
上海凤凰自行车装配厂怎么样?
上海凤凰自行车装配厂是1989-12-13在上海市杨浦区注册成立的集体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靖宇中路63-1号。
上海凤凰自行车装配厂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98,企业法人沈星亮,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上海凤凰自行车装配厂的经营范围是:自行车装箱,自行车、电动车装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儿童用品、玩具的销售。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上海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34209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81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企业信用查看上海凤凰自行车装配厂更多信息和资讯。听说上海凤凰自行车有上百年的历史,谁知道它最初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凤凰展翅 翱翔神州
1958年,上海267家小厂合并,组建成了上海自行车三厂,也就是凤凰自行车厂的前身。几季之后,凤凰牌
凤凰自行车品牌标志
成了家喻户晓的自行车名牌,一时供不应求。
成立之初,凤凰是一支蓬勃发展的生力军,在全国有限的几家自行车厂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1993年,凤凰自行车公司整体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在境内公开发行A、B股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一年,凤凰的年生产量跃过了500万辆大关,达到523万辆,同时公司实行“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经营战略,除主营自行车外,还开始经营工程塑料、酒店业、国际贸易等产业,形势一片大好。
就在这辉煌的背后,凤凰却停止了向上腾飞的势头。据凤凰股份1999年的年报显示:1997年至1999年,凤凰的市场占有率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21.6%、17.4%和14%。在整个市场处于持续增长的时候,凤凰似乎无法再振翅高飞。
祸起联营 陷入竞争泥潭
1986年前后,凤凰开始了以扩张为主要方式的经营。以凤凰为“龙头”,江
载重车
苏、浙江、广西和新疆等地的43个单位,联营组成了“凤凰自行车(集团)公司”,所谓的联营就如同现在的加盟店,打着凤凰的旗号“特许经营”,这仅仅只是松散联盟关系,而不是控股公司的概念。
扩张过后,照理来说应该是进行有序管理,然而,凤凰被“眼前形势一片大好”的假象所蒙蔽,没有看到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变化。1989年,由于“联营”带动,整个集团共生产凤凰牌自行车620万辆,然而仅仅几季之后,产量就剧降为354万辆。产量的急转直下有如当头棒喝,敲醒了沉醉在产量美梦中的凤凰领导层。经调查才发现自从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自行车零部件生产厂及整车厂数量猛增,自行车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自行车生产进入了一个饱和期。
面对这样的情况,凤凰自行车厂做的不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是通过逐步收回品牌使用权的方式,想使自己逃离数量竞争。然而,事与愿违,经过多年的联营,那些小型制造商都具备了相当的生产能力,在脱离凤凰之后,纷纷成立自己的品牌,与凤凰展开激烈的竞争,同时还把凤凰拖入了低价竞争的泥潭,使其无暇顾及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新型的自行车一如新装上市,每时都需要追求不同的新意,引领潮流,没有更新,就意味着停留在了过去,没有了前进的冲劲,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与此同时,台资和外资自行车公司抓住这个混乱的局面,打入了大陆市场。1992年,
轻便车
全球自行车生产及行销最具规模的公司之一台湾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凤凰合资成立上海巨凤自行车公司,同时“巨大”还在江苏昆山独资设立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捷安特等外来品牌一开始就避开了低价竞争的老路,将产品定位于中高档,不仅保留了足够的盈利空间,也挤压了凤凰等老品牌的生存空间。单以出口而论,2003年,“巨大”平均出口单价为125美元,而凤凰平均出口单价仅为40美元左右。
2001年,凤凰就已经开始生产销售电动自行车,这原本可以成为凤凰新兴的一次战略性机遇。但是决策者的领导力不够使得凤凰在探索电动自行车生产上畏首畏尾,始终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局面,另外,由于永久牌是电动车的“钦定”生产商,凤凰也一直未能涉足很深。
新战场开拓不尽如人意,传统市场又面临竞争者的蚕食。身处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凤凰始终未能一飞冲天,打开新局面。如今,凤凰每年的产量只是徘徊在1990年的水平,但市场地位已今非昔比,人们再提起凤凰,也只能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了。
凤凰涅槃 难获新生
当凤凰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之时,凤凰并没有寻求有效的手段去改变这一
赛车
现状,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国外市场,在每年生产的400多万辆自行车中,有400万辆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下了1.3亿美元的外汇收入。2005年7月19日,欧盟对中国自行车征收反倾销税,税率由30.6%上升到48.5%,对于凤凰来说,这无疑是一记重拳。
面对企业的集团化,单一的自行车生产业务已无力支撑上市公司的发展,公司内的员工都是公司的老成员,没有社会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公司在改革上没能有多少新的创举。2005年底,凤凰的控股股东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将其所持的13053.9645万股公司国家股(占总股本的36.92%)无偿划拨给上海市金山区国资委,由国资委负责处理这些资产。金山区国资委有意使凤凰转型成为房地产公司,2006年六月,凤凰建设投资1亿元与上海石化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金山海洋风情商街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公司投资1000万元设立了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将主营业务自行车、电动车销售生产装入这家新公司[2]。
凤凰的品牌正逐渐边缘化,金山区国资委在接下去多年将如何进行投资尚是未知之数。
童车
市场是无情的,在经历了大浪淘沙后,一些曾经家喻户晓的品牌彻底倒下了,而另一些倒下后却又站了起来。北方的“飞鸽”、“红旗”是与“凤凰”、“永久”同样驰名的牌子,在沉寂了五六年后,依靠品牌优势再度起飞。业内人士认为,老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根深蒂固的,它们的弱点就是与市场销售脱节,依靠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基础,杀回市场并非不可能。
上海凤凰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问题
除权了
上海凤凰牌自行车质量咋样?价格怎么样
国产最好!价格适中!
寻找自行车厂的股票,
中路股份(600818)、金山开发(600679)和SST中华(000017)
两市唯有这三家和自行车生产有关。
提起中路股份(600818)、金山开发(600679)和SST中华(000017),现在可能很少有股民能将它们同“永久”、“凤凰”、“中华”等自行车品牌联系起来。相比当年的辉煌,如今的“永久”、“凤凰”和“中华”都显得有些落寞。股票简称的变化,也记载了这些企业蜕变转轨的痕迹。 在这几家上市公司中,金山开发出口产品占比较大,主要出口东南亚。该公司董秘李玉龙坦言,产品涨价的速度赶不上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涨价的幅度要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产品出口是“两头难”,一头是原材料涨价,一头是人民币升值。面对困难,企业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最终还是要看实施的效果。 相比金山开发,中路股份的出口占比不大,约占公司销售总额10%左右,国外市场开拓的力度也不大,所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影响要小一些。但面临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公司董秘袁志坚说“想涨价”,对于涨价的幅度,目前正在测算,预计5月份会提价 。他说,自行车价格差别很大,现在国内的自行车市场价格都比较混乱,牌子较多,自行车行业也面临着洗牌。 实际上,自2005年起,自行车出口的利润空间就面临着挤压。2005年自行车出口退税率从17%降至13%后,国家于2007年7月将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降至9%。均大幅上涨,加之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以及美、日等国的外贸制裁和产品标准等政策的变化,自行车出口压力增大。 |
对于提价,被采访企业考虑更多的是市场的接受程度。SST中华自遭遇反倾销后,很少做出口业务,专注做国内市场。公司董秘李海表示,其电动自行车销售不错,但面临成本的上升这个最大问题,公司采取了扩大销售规模的策略,对于提价,则比较谨慎。因为这行门槛较低,竞争比较激烈,公司产品只是小幅涨价过几次。 |
据李海介绍,深圳出口自行车的企业大多是台资企业,也有一部分内资的,大多是贴牌生产。海关2007年统计结果也显示,外商投资企业是自行车出口的主体。总体而言,对于出口企业,面临的是成本压力和汇兑压力,内销企业少了人民币升值的困扰,也并不轻松。目前,他们似乎都难以完全用涨价来转移企业面临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