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志商业

热点

承载国家使命推进协同发展 北京在重点领域任务上取得新突破

时间:2022-09-13 11:45

  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到京张高铁保障冬奥,从市级机关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到北京“三校一院”落地雄安,从“动批”疏解变身国家金科新区到三地共同打造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承载国家使命,在重点领域任务上取得新突破,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取得积极成效,绘就协同发展新篇章。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北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了深刻转型: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

  “瘦身健体”轻装前行

  30多年前,北京动物园区域一度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群。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这里开始转型,腾笼换鸟。如今,原有的服装批发产业全部疏解完成。旧址之上,不少高精尖企业入驻新楼宇。从批发零售到金融科技产业,“动批”以减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姿态”筑巢引凤,也为这里赢得了新定位——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

  2014年以来,北京连续开展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基本完成一般制造业企业和区域性专业市场集中疏解的阶段性任务。

  “瘦身健体”,轻装前行。北京制定实施并修订完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业务近2.4万件。功能的疏解带动中心城区人口向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转移。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1098.5万人,比2014年下降15.1%,实现了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

  “这十年,是首都功能显著增强、协同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十年。我们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说。这十年,在人口总量、城乡建设用地和建筑规模减量的情况下,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9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3万亿元;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8.4万元,居全国首位。

  “两翼”格局正在形成

  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片沃土正推动形成北京“一核两翼”新格局。

  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北京市始终把支持雄安新区作为分内之事,扎实落实京冀两省市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开局起势。

  雄县县城东北几公里处,一条下沉式的绿轴贯穿南北,将200余栋崭新的住宅楼组成的“桃形”分开。这里就是已开始陆续交付的雄东片区A单元及配套设施项目。“楼间距足够大,环境绿化更不用说,很高兴能住进来。”选中一套70平方米住房的雄安新区雄县昝岗镇梁神堂村村民刘军说。

  2019年9月,雄安新区首批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项目建设开建,建设者正是来自北京。助力雄安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在雄安建设3所学校、1所医院,建成后将由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这意味着雄安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

  与此同时,京雄两地交通等领域重点任务也在加速推进。京雄城际铁路2020年全线开通运营,从北京西站到雄安新区的时间缩短至50分钟,从大兴国际机场最快19分钟可达雄安新区。京雄两地直连直通的交通体系初步成型。

  站在世界侨商中心城市副中心会客厅的落地窗前,五河交汇的波澜景色尽收眼底,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变化太快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真是一天一个样。”土生土长的通州人王洪旺感慨。

  绿色是城市副中心的底色。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渐成生态绿洲,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全线游船通航,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绿色建筑标准,成为城市副中心“水城共融、清新明亮、蓝绿交织”的新名片。如今,一幅天蓝、水清、岸绿的城市生态画卷沿着北运河徐徐展开。

  “近年来,城市副中心保持每年千亿元以上投资强度。城市副中心剧院、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正在加紧施工,将成为运河边上的三颗文化新明珠。城市副中心站作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副中心未来的交通中心。”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崔述强说。

  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北京市积极推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北三县延伸布局,2019年以来每年举办北京与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120余个、意向投资额约800亿元。”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相关负责人说。

  战略节点发挥优势

  超分辨显微镜、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近红外小分子光敏药物……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展厅充满浓浓的科技范儿。这里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深化了跨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联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2819项,同比增长3.9%,成交额207.2亿元,增长7.3%。

  依托大兴机场而建的大兴机场临空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两省市自贸试验片区政策的区域和拥有全国唯一一个跨省市综保区的区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又一重要环节。依托大兴机场这一新动力源,“三区”耦合发展,推动实现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落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北京希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场所位于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东片区的北京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这里到大兴机场航站楼的直线公里。紧邻机场的区位优势是希诺因总经理赵建平最看重的。从公司签订入区协议,到今年选址、设计、装修入驻,赵建平感受到“临空速度”。

  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民生领域也在不断补短板强弱项。2021年底发布的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显示,京津冀区域共享发展指数呈较快上升趋势,2020年指数为133.78,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5.63点。京津冀三地人均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支出之比从2014年的2.84∶2.40∶1缩小至2020年的2.49∶1.60∶1。

  未来,随着京津冀协同联动,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进一步凝聚腾飞能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