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恒生指数处历史低位 机构瞄准港股三大方向
持续低迷了一年半之久的港股市场,近期迎来了小幅上涨。8月22日~26日当周,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双双涨逾2%,明显优于同期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的表现。
不过,截至9月1日,最近4个交易日内,港股市场仍以震荡行情为主。
广发证券分析师戴康、李学伟在研报中指出,本轮中美经济周期错位的背景下,短期港股或维持震荡行情,中期港股上行趋势更为确定,但暂时需要等待基本面复苏更确定的信号,后续上行空间将取决于盈利实质性的上修幅度。
多位受访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港股市场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尤其是恒生指数估值处于近五年10%分位以下,此时已迎来布局优质港股的良机。而具备深度价值的公司以及优质成长股仍然备受机构青睐。
短期震荡VS中长期配置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表现可谓“一波三折”。先是3月中旬,恒生指数一度下跌至18235点,随后市场迎来反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港股再次遭遇调整;此后港股横盘了近两个月之久,并于8月步入震荡向下区间。
回顾港股市场年内的表现,中欧基金基金经理罗佳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2022年以来,港股市场在经历了2021年深度调整后,再次由于全球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下跌。具体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上市公司的盈利由于国内疫情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持续受到较大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受到美联储加息缩表和乌克兰局势影响导致权益风险偏好下行,流动性方面持续吃紧,从而影响公司估值。在企业盈利和公司估值的双重挑战之下,整个市场的投资也显得相对艰难,目前正处于人气较低的时期。
虽然港股行情不尽如人意,但在今年的158个交易日内,南向资金净买入的天数仍然达到115天,整体净流入2206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8月22日~26日当周,恒生指数触底19268点后,港股迎来了一波小幅上涨。但这波上涨行情维持的时间并不长,8月29日~9月1日的4个交易日内,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仍“跌多涨少”。
机构判断,短期内,港股或仍将以震荡走势为主。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机构普遍认为,港股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当前已迎来配置良机。
在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看来,目前港股已经来到一个中长期的底部区域,但还是在打逆风球,虽然最坏的时候过去了,但好日子还没有到来,要等待美联储转鸽或中国经济复苏。
罗佳明分析:“首先,我们对中国经济在未来1~2个季度触底回升抱有乐观态度。因此,港股上市公司的盈利环比和同比增速都将迎来边际改善。其次,美联储大概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进入此轮加息周期的尾声,对于全球权益市场来说,也是对估值和资金层面重大的利好。尽管未来依然面对不确定性,我对中国经济中优质的公司和卓越的企业家精神抱有信心。”
就资产配置的角度而言,他进一步谈到,历史可鉴,每一次港股大幅下跌既深且透,在低位区域入场也可能为未来带来较好的潜在回报机会。目前港股处于相对低位,又是内地资金海外资产配置的大方向。根据Wind数据,当前恒生指数估值处于近五年10%分位以下,是非常好的布局优质股权的机会。
展望2022年下半年与2023年,天风证券全球科技首席分析师孔蓉认为,港股可能作为避险选择,获得一定资金流入。她具体谈到,尽管对于港股市场,其流动性受海外与内地流动性的双重影响,但中国/美国正处于不同的宽松/紧缩路径,边际上美股10年国债利率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基本面来看,港股市场位于国内,基本面的关注焦点为在疫情后稳增长的政策落地,需求复苏,与企业在降本增效上获得的成效,美国通胀影响亦非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从更大的背景来看,大成中国优势混合拟任基金经理柏杨指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因此,香港作为中国和西方有效交流沟通的贸易金融中心是确定不移的,香港明天会更好。香港市场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首选之地,也是海外资本投资中国,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一个重点渠道。此外,港股将受惠于中国的互联互通机制。但港股的价值最根本还是在于中国企业的良好发展,故而香港市场具有强大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8月26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于2022年8月26日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将于近期启动相关合作。
对此,平安证券研究所策略组薛威、魏伟在研报中分析,这对于此前深陷退市困局中的美股中概股可谓峰回路转,如果一切顺利,那就可能迎来柳暗花明。对于港股,特别是恒生科技,无论是估值修复,还是流动性冲击风险缓和,都将获得积极提振。“当然,在展现积极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波折加大关注,后续在审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细节问题还是会给相关板块或标的带来一定程度的潜在波动,我们对此保持谨慎乐观。”他们提醒道。
上游、稳增长、科技类资产有机会
港股每一次波动背后,也都孕育着机会。
柏杨谈到,历数港股历史上一些较大的危机,如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1984年中英谈判、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SARS、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及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这些时期的大幅波动都是为港股孕育新一轮牛市做准备。
“当前港股市场估值相当低,恒生指数的动态市盈率只有八九倍,不管是深度低估的价值类股票,还是曾经被赋予较高估值的互联网等股票,都已经回落到一种‘not demanding’,市场的一致预期可谓非常理性、平和。在这种从容的姿态下,我们应该更加从容地去投资港股。”他指出。
具体而言,柏杨比较看好两个方向的投资机会。一是深度价值方向,二是优质成长方向。
2021年,即使对多年从事港股投资的投资者来说,依旧遇到了很多新的挑战。“这种挑战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超过了2018年。于是柏杨开始反思,港股投资价值究竟在哪里,什么才是长期有效的策略。
经过思考,柏杨得出了以下判断:“首先就是深度价值。港股作为一个离岸市场,会受到各种宏观事件和国际局势波动的影响,投资者的情绪容易被推波助澜到一个相对比较极端的位置。这时,港股中优秀的、价值类股票的投资价值就会凸显。”他谈到,在过去的若干年中,从全球整体来看,成长类股票大幅跑赢价值类股票。但是在目前的情形下,美联储加息叠加全球通胀高企,深度价值股估值较低,同时又有极好的现金流,这其实就是投资机会。他还强调,深度价值类公司不仅在熊市后期抗跌,在牛市的早期也会有非常好的表现。
至于优质成长股的机会,柏杨指出,港股其实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很多优质的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后,一开始盈利不高,估值也不高,PE可能在10倍左右,甚至更低。但它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迎来戴维斯双击。如果盈利涨了几倍,估值可能会加倍向上。
复盘恒生科技指数自2015年1月份到现在的表现,柏杨发现,短短7年,恒生科技指数已经走过三轮牛熊,每轮熊市回撤非常明显,但是每轮牛市的时候,该指数也会成倍上涨。所以,优质成长加上适度的择时,就能够得到较好的回报。“我们要做长期投资的朋友,也要做短期博弈的对手,努力去平滑波动,从而在最后取得一个比较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谈及行业板块方面,罗佳明看好三大方向:一是上游类资产,如能源;二是稳增长相关资产,如地产链、汽车、消费等领域;三是科技类资产,如互联网和生物医药等相关板块。他同时强调,在港股市场要做好投资,必须买最能代表中国经济的头部公司,以做股东的心态,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股权增值。
上述平安证券研报则分析,此轮港股估值修复行情,市场的博弈点与资金关注焦点都集中在恒生科技上,所以恒生科技无疑是此轮反弹行情的重中之重。另外,确定性的周期能源和高弹性的可选消费可作为恒生科技基础上的重要辅助。
另一方面,对于投资港股时如何防范风险,罗佳明认为,还是要寻找好公司、等待好价格、充分考虑风险。“好公司”,可拆解为好人、做好事、有空间、有壁垒。“好人”就是企业家的创业初心是为社会、为客户创造价值。“好事”指企业拥有好的商业模式,长期创造强劲的自由现金流。“有空间”是指企业有成长性,在未来一段时间能有确定的价值提升。“有壁垒”是指企业有自己的护城河,不容易被打败。
寻找卓越的公司,也是罗佳明一直在做的事情。“我自己的风格是自下而上选股,因此会更多关注企业家、商业模式、行业发展等。但是,今年大环境变化的速度和幅度都超出预期,比如经济转型比预期更快,国际局势变化、美联储加息幅度和速度也都超出预期。今后,我们会更多关注环境变化方面的因素,哪怕不能预测,也要尽量采取一些相应的规避防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