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上市公司虚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范围)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造假
1、利用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提高经营业绩,粉饰财务报告。一般而言,国内的上市公司大多属集团型企业,无论是从公司结构、组织形式、还是经营涉足范围、各个运作环节等,大多处于一种复合形的多元架构。其向公众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数据范围涵盖了母公司、子公司、各类合营公司、联营公司、及控制、共同控制、有重大影响等各类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关联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各自独立核算,但关联企业之间往往在整个集团内又相互配套,甚至互为商业购销客户,这些在理论上为上市公司通过内部交易调节合并数据提供了一个。在1997年《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发布之前,由于对关联方交易缺乏约束,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内部关联企业的关系或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企业关系,通过采取诸如买卖商品、转移价格、转让其他资产、提供劳务、代理、租赁、提供资金、转移项目、签署各种协议、合约等五花八门的方式,以调节收入、利润数字为目标,寻找各种合乎逻辑的借口,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非实质性转移交易,粉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美丽谎言。《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自1997年1月1日起实施以后,对关联方交易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但由于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上市公司或其控制的大股东故意向中介监督机构隐瞒关系和关联方的交易,加之中介机构的审计不深入,过于相信上市公司的一面之词,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财务报告的情况就难以杜绝。
2、通过“泡沫重组”,或突击进行资产转让等方式,追求一种华而不实的短期逐利行为。每到年底,各家“T”类或准“T”类公司为避免停市摘牌厄运,挖空心思,利用各种形式的重组和资产转让、股权转让等“一锤子买卖生意”方式调节报表,扭亏为盈,涉险过关。据全景网统计,1999-2000年间至少有4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60起债务重组和资产股权转让,涉及金额80亿元,其中正是有一些企图利用债务重组和资产转让的“魔方”来一个蛇头虎尾,2001年中报显示老“PT”企业全线扭亏,是否是一种巧合,笔者对此存在质疑。还有一些本来有较好业绩的企业,为了给人以高成长的印象或其他目的(如操纵二级市场价格等),“大幅”增长利润。实际上,这种通过债务重组和转让资产等方式所获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并不是总能得到,由于主营业务没有实际成长,这些企业在业绩大幅提升一两年后,往往又出现业绩大幅缩水的情况,投资者则因为只看重企业表面收益的增长而投资失败。
3、账面资产与资产本身的实际价值背离,资产负债表中的虚拟资产大量渗透。
仔细阅读2001年以前的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会计报告,我们不难看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上市公司资产类项目的待处理财产损溢、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较直观的虚资产部分在许多公司中占有较大的数额,有的公司高达千万余元,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以往年度不稳健的会计政策造成的后果,同时也是未来必须用盈利来消化的包袱。这还不算,另外还有一部分只有上市公司本身清楚的东西,即应收账项中有多少收不回的坏账?存货中有多少滞销、贬值、甚至报废的部分?固定资产中到底有多少与现实公允价值背离较远的部分,有多少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可预见的经济效益但仍反映在账表上的固定资产,还有无形资产部分等等,实际上往往只有在企业最终清算时虚实差别才充分显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一遇到清算清盘时、重组时、改制时就会出现“大窟窿”的原因。当然,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正在通过充分计提各项减值准备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相信有相当多的企业由于历史、重组、置换、计提、设备更新、技术发展等诸多原因存在着资产严重脱离其实际价值甚至虚拟资产的情况。
4、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公开或隐形占用其配股资金,风险揭示不明。
由于上市公司改制不彻底,加之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导致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上市公司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就不足为怪了。实际上,大股东挤占挪用上市公司的配股资金可以说占了很大的层面,只不过是占用的程度和多寡不同罢了。在二级市场的收购战和上市公司法人股的转让及各种重组中,本身就不排除有专冲着想通过控股上市公司,旨在利用二级市场的便利筹资条件进行“圈钱”的图谋行为。在挤占挪用的形式上,有直接的形式如通过内部融资、借贷,也有隐形的方式如通过内部银行结算占用等等形式,上市公司在披露时往往是回避或含糊其辞。实际上,控股股东挤占挪用的资金往往因为投资失策或变成其他非货币性资产而不能按期归还或归还时大打折扣,可谓“借钱容易还钱难”,往往形成上市公司的一笔长期应收账项,时间一长,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5、大肆公开造假,人为编造原始凭证,出具极具欺骗性的财务会计报告。
上市公司公然造假的事在中国证券市场时有发生,从较早的“琼民源”事件到前不久浮出水面的“银广夏”事件,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越来越产生怀疑,从而引起“会计信息危机”。一般情况下,纯粹弄虚作假、故意编造原始凭证和虚假商业合同等的情况在上市公司中占极少数,但笔者认为这是会计信息造假最恶劣的一种,因为它不同于利用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会计规则的伸缩性在有限的范围内调节财务数据。譬如少提各项减值准备以求虚增利润等的公然造假完全就是一种欺诈行为。他们通过编造不实的购销、代理等各种合同或协议,以及相配套的可以反映增加收入和利润的原始交割单证,按照其设定的收入和利润数字,从主观意志出发,在具体构成经济事项的表象上蒙骗执业不够严谨的中介审计机构和投资者,采取此种造假行为的上市公司在其幕后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动机。如与二级市场黑庄勾结操纵股价、恶意圈钱、免于摘牌而孤注一掷等等。
6、或有事项特别是预计负债方面揭示不明确、不完整或回避揭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或有事项这一特定的经济现象已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未决仲裁或诉讼、债务担保、产品质量担保等等。可以说目前从普遍意义上讲,上市公司绝大部分在或有事项上的相关信息披露上是不明确、不完整甚至有些采取回避的态度,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或有事项这一特定经济现象认识不深,事前估计不足,认为在或有事项可能发生但没有实际发生前没有必要加以确认记录;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具体会计信息披露人员对本可以反映的或有事项无法确认和记录,如公司出现担保业务后不反映也不主动向中介机构提示,外界考证起来比较困难,甚至还有个别少数领导签字盖章担保后,企业本身的财务人员都不知情,更谈不上披露。但一旦或有事项实际发生,公司面临承担责任时,一般数额往往较大,致使广大投资者有一种被愚弄欺骗的感觉。
谁能给我五个曾经虚假上市公司的名字?
股票简称 代 码 内 容
ST嘉宝 600622 该公司在1998年年报虚增利润2804.38万元。2000年8月15日,
该公司因虚假陈述等违规问题受到证监会的处罚。
上海投资者彭女士诉嘉宝实业及其14位董事、两位审计注会。
2002年11月11日,双方和解,彭女士获得一次性补偿人民币
800元。另有24例诉嘉宝实业案件现情况不明。
ST红光 600083 1998年11月,红光实业以虚报盈利、少报亏损等手段骗取上
市资格,后来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陈述虚假信息问题,并受
到处罚。
2002年11月25日,成都中级人民法院判决,11名诉红光实业
虚假陈述的投资者共获支付款22万余元补偿。
ST圣方科 000620 2002年9月,中国证监会对ST圣方科一子公司虚假增加4500
万元资本金一事进行了处罚。
哈尔滨中院于2002年1月份和8月份分别陆续受理60余起ST圣
方科虚假陈述的证券民事赔偿案,并于10月 9日开始第一次
开庭。
大庆联谊 600065 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认定大庆联谊存在欺诈上市、利润
虚增等虚假陈述问题。2002年,哈尔滨中院受理了130多起
大庆联谊诉讼事件,并于8月份开庭审判。
ST银广夏 000557 2002年4月,中国证监会认定,银广夏自1998年至2001年期
间虚增利润7.7亿元。
2001年10月份,有投资者在江苏无锡起诉银广夏虚增利润案。
其后,上海、北京等地有500名中小股东先后状告ST银广夏。
ST渤海 600585 1996年10月,中国证监会查处了渤海集团虚增1.8亿余元资
本公积金的虚假陈述问题。
2002年2月中旬,山东枣庄投资者张鹤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状告ST渤海披露虚假信息而导致其投资失误,
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9000余元。
ST同达 600647 2000年5月,中国证监会对ST同达与深圳市粤海(企业)集团
公司虚假资产置换一案进行了处罚。
2002年5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投资者齐军亮诉
ST同达一案。
三九医药 000999 2002年7月,中国证监会对三九医药与大股东的资金来往以
及关联交易等信息未披露的问题进行了处罚。
2002年7月25日,长沙投资者饶贵元委托湖南清源律师事务
所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三九医药股份有限
公司及其大股东和直接责任人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并要求
给予赔偿。
ST九州 000653 2001年10月,中国证监会对九州集团股份公司1996年股票发
行时虚增利润5000余万元的问题进行了处罚。
2002年4月,有投资者向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
告ST九州及其13名原董事在1996至1998年期间对外进行虚假
信息披露而导致其投资损失。
PT郑百文 600898 2001年9月,中国证监会对虚增利润14390万元的郑百文进行
了处罚。
桂林集琦 000750 2002年4月,中国证监会对桂林集琦2000年中报虚假利润的
问题进行处罚。
ST麦科特 000150 2001年9月,中国证监会对外通报了麦科特利润虚假一案。
ST春都 000885 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对ST春都1998年披露虚假信息进行
处罚,并对相关高管人员给予警告和罚款。
ST东方 000682 1997年至2001年,东方电子虚增主营收入17.0475亿元。
2002年11月29日,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东方电子原
董事长等3名高管因虚假财务报告一案。
ST鑫光 000405 2002年4月,中国证监会对有色鑫光1997年配股募集资金投
向与事实不符的问题进行处罚。
博瑞传播 600880 2002年4月,中国证监会对博瑞传播(原四川电器股份有限公
司)1996至1998年的经营业绩等问题的虚假陈述进行处罚。
金路集团 000510 2001年11月,中国证监会对金路集团1997年年报虚增利润
3415.17万元等问题进行了处罚。
ST生态 600709 2002年元月,ST生态对外公布,3名高管及7名中层管理人员
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公安机关拘传接受调查。
张家界 000430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对张家界股份公司在1996—1998年
年报中披露虚假财务信息的问题进行了处罚。三年共虚构收
入累计12261万元,虚增税前利润4662万元
近三年上市公司造假的案例及分析
手段一:非经常损益操纵:“卖子求生”的中报预增王
在所有会计调节手段中,使用非经常损益操纵利润无疑是最容易,也最常被企业使用的手法。
通过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大额政府补贴和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四种手法,上市公司们可以在短期内调整账面利润,以避免业绩变脸或满足再融资、保壳等目的。
4月28日,青海明胶在一季报中称半年报公司净利润将达到37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5.38万元增长145倍,由此被冠上“预增王”名号。而公司股价也由8.98元一度拉升至10.29元,12个交易日内涨幅达到14.58%。
但业绩暴增背后,除去年同期实现的净利润基数较小外,公司上半年3700万增利更并非来自主营产品贡献,而是通过变卖子公司股权。
事实上,青海明胶一季度业绩惨淡,在营业收入实现1.92亿元之下,净利润却亏损638.80万元。
此外,青海明胶此前更已多次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业绩。自2009年亏损1742.09万元后,2010年,公司凭借4292.02万元的税收返还、减免以及922.29万元的政府补贴实现扭亏,以55.42万元的净利润侥幸逃离了被ST的厄运。
2月11日,青海明胶公告称,拟以9000万元将子公司禾正制药的股权转让给重庆风投,而该笔股权转让产生的净利润为4700万—4900万元。正是该笔近5000万元的投资收益最终使公司力挽狂澜。
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根据公司去年年报中列举的9家子公司财务状况,在仅能实现盈利的3家中,四川禾正实现的营业利润最高,为660.97万元。
那么,青海明胶为何在业绩如此惨淡之时,将最具盈利能力的子公司转让套现?
“出售股权应该是提高业绩,为再融资铺路。”一位行业研究员向记者指出,“一季度已经亏损600多万,若半年报继续亏损,公司拟推行的再融资方案或将遇阻。”
5月23日,正当股价因中报业绩爆发而多日连阳时,青海明胶戛然停盘。5月31日,公司抛出4亿元定向增发方案,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6000万股,用于收购、增资宏升肠衣,并建设年产4亿米胶原蛋白肠衣生产线技改项目。
但公司的苦心并未受到认同,其精心打造的再融资方案一经推出即遭到二级市场投资者反对。5月31日,青海明胶一开盘就被一个15.98万手的大卖单封住跌停。在其后的几个交易日中,公司股价更多次跌破8.84元的增发价。
“尽管开辟肠衣公司打造了新的收入上市公司一般会做假虚报业绩吗。如果被查出有什么后果?
如果被查出后果很严重,制裁处罚。
研究上市公司造假有哪些意义
我建议你买本股票入门的书看看吧,在网上用一天、二天的时间是说不清楚的。
财政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是什么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1)数量性信息。上市公司一般按照国家颁布的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以及行业会计规定,以货币形式反映公司所涉及的各种经济活动的历史信息。
(2)非数量性信息。这主要包括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重要变化说明、会计政策的使用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其影响等等。
(3)期后事项信息。这主要包括:直接影响以后时期财务报表金额的事项、严重改变资产负债表计价连续性严重影响资产权益之间关系或严重影响以前年度所呈报的有关本期的预测活动的事项、以及对未来收益和计价的影响不明了或不确定的事项等。
(4)公司分部业务的信息。它们是随着公司多元化经营、跨地区经营的业务发展,而导致的一种信息聚合。如果仅仅在财务报表中揭示这些数量性的数据,很难准确揭示公司这部分业务的经营、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因此,上市公司必须在对外报表中公布这部分数据,以及数据的口径、揭示的原则、管理的要求等众多重要信息。
(5)其它有关信息。上市公司在发行、上市、交易过程中,除了公布上述占主要地位的财务、会计信息之外,还应披露相关的:公司概况、组织状况说明、股东持股情况、经营情况的回顾与展望、公司内部审计制度、重要事项揭示、公司发展规划以及资金投向、股权结构及其变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和意见等信息。
上市公司一般会做假虚报业绩吗。如果被查出有什么后果?
如果被查出后果很严重,制裁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