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最新海外基金消息:精准把握双碳投资热潮 双碳
伴随着“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正式提出,我国“双碳”(即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提升到了新高度。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双碳”在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维度都将是一个重要主题。实际上,公募基金正加速布局碳中和主题投资。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碳中和”主题基金规模分别增长156%和69%;从产品数量来看,2021年公募“碳中和”主题基金数增长63%。在此背景下,为了帮助投资者分享未来“双碳”目标带来产业变革的红利,首批最纯正碳中和ETF之一的富国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场内简称:双碳ETF,认购代码:561193,基金代码:561190)于7月4日正式发行。
需要指出的是,实现“双碳”的内核需要包括深度低碳和高碳减排两大类。从现有的其他低碳环保指数来看,大部分更侧重于新能源,行业分布集中于电气设备、公用事业、化工等。但在“双碳”目标的进行过程中,仅有新能源类行业并不够。一方面,仅靠新能源,无法支撑我国的经济增长,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代表的“火电”占比达66%,光伏风电尚未发展成熟;另一方面,一些高碳排放的传统行业亦暂时无法被替代。
而双碳ETF跟踪的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简称“SEEE碳中和”)充分体现了双管齐下的“双碳”路径,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深度低碳和高碳减排领域中100只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充分体现了双管齐下的“双碳”路径。随着时间推进,SEEE碳中和指数还将不断“进化”,逐步提升深度低碳领域在指数中的权重。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16日,自2017年6月30日基日以来,双碳ETF跟踪的SEEE碳中和指数年化收益率和最大回撤为16.24%和-34.13%,相较同期内地低碳、沪深300、中证全指指数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分别为15.87%和-44.04%、3.10%和-34.84%、1.44%和-34.78%,具有更好的风险收益性价比。
业内人士指出,“双碳”目标下的产业投资机遇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电力部门“深度脱碳”,风电、光伏有望“乘风而起”,其中2010-2020年全球光伏、风电成本大幅下滑,已陆续进入平价时代,我国在光伏领域更是具备全球领先优势,而作为“碳中和”的稳定器和平衡器,储能市场处于爆发增长阶段。第二,全球电动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全球长期电动化趋势明确,锂电池、锂电材料产业链的优势进一步强化。第三,传统高碳行业中减排潜力较大的领域,例如煤炭、钢铁等有望迎来新一轮“供给侧改革”,能绿色转型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富国基金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新旧能源过渡期,新能源受益于需求向好、旧产能受益于供给收缩,两者都有基本面支撑。同时,在流动性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成长、价值风格或开启轮涨模式,此前涨幅相对偏弱的有色、化工、建材等“稳增长”受益的价值行业有望迎来补涨。因此,新旧能源均衡配置、享受碳中和大方向带来的业绩高增长,或将获得更稳健的投资体验。
此外,作为老十家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富国基金正是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在主动、量化ETF等多个领域都很出色的基金公司。旗下量化团队在ETF投资领域深耕12年,跨资产、多策略管理经验丰富,产品线已积聚领先优势。作为一类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的ETF产品,富国基金高度重视双碳ETF的运作,拟由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ETF投资总监王乐乐博士亲自担纲。目前,碳中和相关标的经过前期调整后,已处于历史相对低位,SEEE碳中和指数PE(市盈率)为24倍,安全边际较高,向上空间较大,看好碳中和的投资者可借道双碳ETF(基金代码:561190,认购代码:561193)逢低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