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志商业

业界

A股收评: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沪指险守3000点 煤炭

时间:2022-05-09 17:04

  5月9日消息,三大指数早盘围绕平盘线上下波动,字节概念开盘强势,造纸、大基建板块掀涨停潮,煤炭板块领跌,银行、白酒等权重板块较为弱势。午后两市震荡走低后走势分化,深成指、创指盘中一度跌逾1%,沪指尾盘翻红,黄白两线分化明显,银行、白酒、汽车整车、民航机场等板块表现低迷,医药股整体活跃,新冠药物、肝炎概念、长寿药等持续走强。总体而言,市场分歧较大,个股涨多跌少,赚钱效应一般。截至收盘,沪指涨0.09%,报3004.14点,成交额达3000亿元;深成指跌0.41%,报10765.63点,成交额达3714亿元;创指跌0.75%,报2220.07点,成交额达1302亿元。

机构论市

十大券商策略:市场反弹可能会迟到 但不会缺席!保持耐心伺机而动 布局稳增长

中信证券:内外压制高峰已过,A股中期修复行情临近,布局四大主线

中信证券认为,国内疫情高点已过,外部压力逐步缓解,复工复产循序渐进,支持政策落地提速,市场极端悲观情绪已充分释放,预计5月将开启持续数月的中期修复行情。首先,本轮国内疫情改善趋势明确,上海疫情持续稳步好转,复工复产循序渐进;在政治局会议全面定调后,政策进入加速落地期,预计4月国内宏观数据年内筑底后,在5月将出现边际改善。其次,美联储极致紧缩预期基本落地,后续超预期紧缩概率低,人民币贬值主因是经济预期走弱,贬值压力最大的窗口已过。最后,市场极端悲观情绪充分释放后,盈利预期,指数估值,机构仓位都已充分下修,对负面因素反应钝化,对积极信号更为敏感,A股中期修复行情临近。

配置上,建议继续积极布局现代化基建、地产、复工复产和消费修复四大主线。全年维度,建议围绕现代化基建以及地产布局,基建领域重点关注低估值建筑龙头、电网、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地产领域重点关注优质开发商、物管和建材。季度维度,建议积极增配复工复产的相关行业,重点关注智能汽车及零部件、半导体、光伏风电设备等。月度维度,建议聚焦消费修复相关的航空、酒店、免税、食饮、百货商超,预计在规模性疫情消退、市场主体纾困和消费刺激等一揽子政策下,这些行业也将迎来阶段性恢复。

海通证券:年风格特征更像2012年,成长有望阶段性占优

海通证券表示,A股3-5年一次风格大切换,盈利相对趋势是决定性变量,利率与风格相关性弱。19年开始的成长大风格背景是信息技术和能源变革驱动的产业升级,类似10-15年智能手机普及驱动的移动互联浪潮。

今年类似12年,是大风格周期中的阶段性再平衡,全年价值略占优,接下来,成长也有望阶段性占优。目前而言,受益于基建、地产等传统板块的稳增长政策发力,今年价值风格的收益已经较为明显,而综合超额收益、估值、政策、业绩四个维度来分析,我们认为类似2012年,今年成长也有望阶段性占优。

华泰证券:三大因素改善,向下半年的修复行情做挖掘和布局

上周A股两个交易日的表现截然相反,华泰证券认为周五A股的弱势主要归因于外盘剧烈波动对市场情绪的干扰。疫情缓和、政策底继续夯实、美联储加息与缩表时间落地的背景下,A股市场预期最悲观的阶段正在过去。支撑A股反弹的三大因素在上周均有进一步改善落地,(1)上海疫情减压;2)政策相比3月有六点边际变化;3)5月5日美联储加息将落地。)建议继续向下半年行情做挖掘和布局,维持观点:中报A股业绩有望见底,三季报、年报或逐季回升,Q4可博弈美联储政策边际变化。

配置上,重点挖掘当期财报变化+远期需求确定性高+长线资金加仓三条逻辑均指向的中游制造等。1)固定资产周转率仍在上升,ROE主要受净利率压制,但单季毛利率有触底回升、后续变动成本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的中游制造:专用机械、通用设备、电气设备、电源设备、国防军工、摩托车、农化、其他化学制品、发电及电网、石油化工等;2)现金流好、降债目标基本完成的上游企业的资本开支方向,具备远期需求确定性,大概率在设备升级、能源转型、循环经济;3)长线资金如险资、国家队等Q1加仓了中游制造。另外,在A股业绩底出现之前,继续关注政策发力的基建和地产;PPI与CPI剪刀差转向之下,继续关注农业股、食品饮料。

国泰君安证券:莫对进攻执着,市场底部形成并非在朝夕之间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市场底部形成并非在朝夕之间。上证指数点位的PE估值和PB估值已与2019年1月2440和2020年3月2660持平,部分投资者认为股票市场已反应悲观预期故而能够高歌猛进。但是,近期的股票市场投资者并没有因为估值低位而对负面信息反应钝化,相反波动率高企表明当前市场仍需要更多的时间磨底。投资者往往忽略的一点在于,估值在时间维度上简单比较的前提,需要宏观预期模式的稳定。而当前市场所面临的风险预期仍然需要非常高的补偿,俄乌局势的复杂性、海外货币政策紧缩的压力以及病毒变异的不可预测性。同时,我们还看到新的周期性因素的变化,全球贸易活动开始放缓,国内居民与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减弱,地产和地方政府信用扩表面临约束。加之缺乏增量资金,对于基本面或是风险预期的博弈难度非常高,因此我们仍建议投资者等待更好的时机,尤其是信用路径的明确。

投资机会在低风险特征的股票:低估值、有业绩、业绩确定。但是,稳增长发力点和力度已与过去不同,股票选择上更应关注龙头份额优势,而非尾部弹性。推荐:1)稳定现金流:煤炭、石化、银行;2)公共投资确定性:建筑、电力电网、风光电;3)困境反转,核心关注供给侧深度优化:生猪、白酒与酒店,Q2关注消费建材、钢铁。

中金公司:A股情绪“磨底”中,稳增长主线仍有阶段配置价值

中金公司表示,当前内外部环境仍有较多不确定性,市场估值已经明显调整、情绪已经进入“磨底”状态,已经具备中线价值,后续需要耐心等待积极的催化因素。结构上,认为低估值“稳增长”领域仍具备一定配置价值,建议综合关注海外增长、通胀和政策等宏观因素变化以及国内“稳预期”举措及疫情防控进展,来判断相关成长板块是否进入修复的拐点。

行业配置建议:稳增长主线仍有阶段配置价值,根据全球通胀形势等进展关注成长风格。1)在市场“磨底”阶段,估值相对低的稳增长板块可能在当前宏观环境下仍具备相对收益,如传统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地产、建材、建筑、家电、家居等)等;2)前期调整较多、估值不高、中长期前景仍明朗的中下游消费,自下而上择股,包括家电、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农林牧渔、医药等;3)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风险已经有所释放,但转机在于“滞胀”风险、全球流动性和市场情绪因素能否边际改善。

中信建投证券:保持耐心,伺机而动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一方面,战略上不能再悲观,要逐步转向乐观;另一方面,市场内外主要矛盾的改善过程很可能存在一定反复,仍需耐心磨底。就当前而言:国内疫情有所好转但仍复杂严峻,稳增长政策和经济复苏落地仍需等待;海外通胀压力不减,美股巨震美债利率上冲,人民币贬值带来压力与挑战。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宜徐徐图之,以逢低位布局为基本原则。疫情冲击下,近期周期品价格大幅下行,消费尤其是可选消费复苏延迟,高端制造供应链受到一定扰动,地产需求进一步低迷。参照2020年,后续行业基本面的复苏将围绕疫情为主线月大概率仍将演绎疫情受损与修复的交易逻辑。

低位布局疫情复苏与稳增长。若疫情复苏后各行业回归正常经营水平,则我们需要优选的是:1)具有估值弹性;2)具基本面复苏弹性;3)具基本面复苏确定性的品种。综合考虑,布局疫情改善品种建议关注:快递、食品、建材、酒店、汽零。以及疫情好转后稳增长的基建/地产方向。

兴业证券:A股已处于中长期底部区域,但仍需要时间来消耗、震荡、整固

兴业证券表示,站在当前这个中长期底部区域,面对国内外的不确定性,更应保持淡定。本着价格比时间更重要的原则,以基本面为准绳,寻找、布局盈利确定性强的方向。

1)近期决策层连续在多个重要场合加码“稳增长”、稳定市场预期,不断夯实“政策底”。从两会、到金融委会议、再到近期的政治局会议,决策层“稳增长”的决心已反复得到确认。后续货币、信用政策仍有望进一步放松。与此同时,决策层还反复强调“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并针对市场关切的供应链、地产、互联网监管等重点问题做出明确部署2)结合我们独家构建的十一项底部特征指标来看,大部分指标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历史市场底部水平。3)但从时间上,当前A股市场仍处在消耗、震荡、整固的阶段。复杂底部的构建很难一蹴而就。一方面,海外尾部风险仍未完全释放。另一方面,国内疫情对于国民经济、企业盈利的拖累仍未完全显现。

结合一季报及未来的景气前瞻,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向:1)消费核心资产(酒类、免税、航空、景区及酒店)2)“稳增长”板块(基建、地产、银行等)3)“新半军”中,免疫力较强、维持高景气的方向(军工新材料、光伏组件、风电整机、半导体材料、5G光纤光缆、特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