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志商业

要闻

真实、残酷、羞耻……安妮·埃尔诺的语言之刀│诺贝尔文学奖

时间:2022-10-08 14:21

  
 

  尽管有过痛苦的经历,但埃尔诺对于爱情,仍然存留着少女般的浪漫期待,在罹患乳腺癌后,她与马克·玛丽共同完成了《照片的运用》。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清早她看到自己与恋人随手扔在地板上的衣物时,她欣赏到了独特的“美”:“早上的照片是最动⼈的。我们的身体甩掉了这些物体,整夜都在它们坠落方向所形成的位置上。它们是已经属于过去时代的庆祝活动的遗迹。”

  但同时,埃尔诺常常又在婚恋中感到迷茫,她在日记里记录了关于恋人的感受:“他把我从我这一代人中拉走了。可是我不在他那一代人里。从前我不在任何地方。他是复活过去、使之变得永恒的天使。”当她独自一人或带着孩子散步时,她常常遗憾自己不再有内心化的权利:“我对什么都没有概念了,我不再试图解释我的生活”。然而埃尔诺又非常渴望拥有自我,“由于一种极度的自恋,我愿意看到我在黑白照片上的过去,并且由此成为一个不是我现在的人。”

  
 

  安妮·埃尔诺/图据IC

  关于婚恋的经历,她在《冻僵的女人》中,以小说的形式记录了婚后真实的生活状态,《淳朴的感情》和《沉沦》都讲述了安妮的爱恋、人类心灵的欲望与羞辱,还有2002年出版的《占据》,讲述了在安妮决定结束一段与情人六年的关系后不久,得知情人又有了新人后陷入嫉妒之中不可自拔。

  2010年,埃尔诺《悠悠岁月》中译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历经二十余年思考和推敲的杰作,使她当之无愧地居于法国当代第一流作家之列。

  《悠悠岁月》的时间跨度有六十年,大到国际风云,小到饮食服装,家庭聚会,乃至个人隐私,无不简洁生动。她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世界的进程,写出了集体的记忆。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法国当年的“杜拉斯文学大奖”。埃尔诺采用“无人称自传”的方式,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

  
 

  安妮·埃尔诺/图据IC

  在《悠悠岁月》的最后几页里,埃尔诺提到,这部作品是从自己少年时期就开始的日记中受到启发,从而创作了“无人称自传”的写作方式。埃尔诺说:“私人日记是一种宣泄情感的方式,未经修饰的原材料。我很相信那些强烈的感情,它和日常的任务无关……记录有另外的功能,在我的作品中有不同的功能,它们在我的作品中的状态是坍塌不规则的,但是正是这些记录,让我可以拼凑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埃尔诺说,自己在《悠悠岁月》中,记录的都是与社会和外界变化相关的客观事实。“我有许多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通常是通过读和写的方式重现的。有时是一些概念,有时是一些画面,这些元素构成了我的作品。”

  在埃尔诺的作品中,文本是一种活的生命的存在,她在写作过程中,常常运用不确定性、中性写作、互文性等后现代文学表现手法,客观描述一些发生过的事情,从而给文本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悠悠岁月》的译者吴岳添评价,安妮·埃尔诺的创作风格独特,她用集体回忆录的方式,描写法国人特别是法国女性的集体经历,并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结合起来,每代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和记忆。

  在埃尔诺致中国读者的一封信中,她说,我希望《悠悠岁月》能使中国朋友接触一个法国女人及那个时代所熟悉的记忆,让你们能感到,其实我们完全是在同一个世界上,时间同样在无情地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