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评:中国市场“链”通全球
9月19日至20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中国同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及智利、古巴、巴基斯坦、塞尔维亚6国共同发起《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合作倡议》。在当前一些国家筑“小院高墙”、搞“脱钩断链”的背景下,中国携手多国发出构建更具平等性、包容性和建设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呼吁意义重大。
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携手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跨越国境、网络交错、环环相扣,是资金、技术、人才、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高速流动、高效配置的“大通道”和“主动脉”。当前,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能源资源供应紧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正遭遇巨大挑战。特别是一些国家在霸权思维作祟下,热衷于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全球产业链区域化、本土化、短链化发展趋势明显,“断链”“脱钩”风险持续攀升,严重冲击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影响着全球经济复苏。在这种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如何维护好、保障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成为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和重大课题。
坚定不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中国市场“链”通全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始终把加强全球产业合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在促进全球产业合作、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防疫物资和疫苗供给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比如在疫情全球肆虐背景下,为保障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中国组建了保障汽车企业稳定生产工作专班,搭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为汽车企业提供反映问题的快捷通道,推动解决包括大众、宝马、特斯拉等众多外资品牌在内的汽车产业链企业物流运输和复工复产问题6000多批次,有效帮助企业打通堵点卡点。一系列举措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全球抗疫合作和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中国力量。
看好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作用,外企投下“信任票”。2022年1至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27.4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4%,折合1384.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中国美国商会近期调查显示,83%的会员企业表示他们没有考虑将生产或采购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地方,这一数字自疫情开始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德国之声”网站9月15日的一篇报道称,德国经济界认为与中国市场全面脱钩不符合德国利益。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既是各国现实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更蕴含着未来各国合作共赢的广阔空间。面对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加主动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同各国一道,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做大合作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