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今日外汇市场分析:各国6月PMI数据都不如预期
周四欧元区经济数据不容乐观,市场减少对欧洲央行大幅加息举措的押注,欧元走弱;美指在鲍威尔的坚定发言中企稳,收涨0.173%,报104.4;10年期美债收益率继续走低,逼近3%附近。
鲍威尔强调美联储抗通胀是无条件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四告诉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美联储控制40年来最高通胀的承诺是无条件的,即使他承认大幅加息可能会推高失业率。与此同时,鲍威尔表示,经济衰退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他预计美国经济增长在2022年低迷开局之后将在今年下半年回升。
美联储理事鲍曼呼吁采取比她的大多数同僚目前考虑的更激进的加息路径,她说希望一直加息,直到利率到超过短期通胀预期。美联储在固定利率逆回购操作中总计接纳了99个对手方的2.285万亿美元,续创历史新高。 (继续回笼市场流动性)
欧美经济数据一篇黯淡。美国劳动力市场保持紧张,但企业活动降温。美国劳工部公布,截至6月1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了2000人,经季节调整后为22.9万人,表明尽管在高通胀和利率上升的情况下经济正在出现放缓的迹象,但劳动力市场状况仍然紧张。不过,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录得52.4,刷新23个月低位;服务业PMI初值录得51.6,刷新5个月低位,均低于预期。分析指出,企业对前景的担忧大幅增加,增加了衰退的风险。欧元区和英国6月PMI数据不及预期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初值录得52,低于预期的53.9;英国、德国、法国的6月制造业PMI均低于预期。欧元区货币市场对欧洲央行年底前加息的押注从170个基点降至约160个基点。
市场观点
三菱日联
基本面不足以扭转美元的强势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布的言论并不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强硬,美债收益率继续下挫。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从6月14日的高点分别下跌约40个基点和35个基点。美债收益率的回落导致美元近期失去上涨势头,美元指数在6月15日见顶之后,已经温和回落至104。总体而言,近期的事态发展有利于抑制美元的上涨势头,但我们认为基本面不足以让强势的美元出现更大幅的回调或长期的下行。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Andrew Balls
欧洲和美国的经济衰退风险非常高,各国央行除了减少对市场和经济的支持以打击通货膨胀外,几乎没有其他选择。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使各国央行必须收紧货币政策,最近的加息是在通货膨胀已经高涨之后发生的。但欧洲存在政策限制,因为意大利等国家的国债收益率下滑使问题变得复杂,欧洲央行能否拿出一个可靠的反分化工具将是关键。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债券不仅有可能提供回报,也有可能提供保护。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央行近期的政策声明中罕见地提到了汇率。并表示有必要适当关注金融和外汇市场发展对日本经济活动与物价的影响。我们认为,这一声明表明日本央行也受到了日元疲软的影响。虽然央行正关注日元,但对日元疲软仍有容忍空间,只是希望避免无序波动。日本央行暗示将继续限制10年期国债利率,因此美日利差仍有望支撑美元兑日元维持高位。
美国银行
尽管美元的反弹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看涨预期,但我们仍预计美元将保持强势,有四个因素支撑美元∶
①美联储是G10集团中最鹰派的央行,它正在应对经济过热带来的高通胀问题,而其他国家仍在应对负面冲击带来的第二轮影响。②美国是能源独立国家,相比于欧元区和日本,高油价并未让美国的贸易条件恶化。③美联储紧缩政策下,股市大跌,避险需求支撑了美元,甚至是美元兑日元。④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依赖程度较低,人民币走软对美元的影响不及其对欧元的影响,因此支撑了美元兑欧元的走势。
西太平洋银行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半年一次的证词令美元承压,他关于经济衰退风险升高的言论,显然比他无条件承诺恢复物价稳定更有分量,但考虑到7月份美联储仍有75个基点的加息计划,以及年底前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3%以上,利率对美元的支撑最终应该会继续形成。但我们开始警惕下跌风险,并预计美指将在近期跌至102的水平。
瑞银集团首席投资官Themistocleous
英国央行可能比其他央行更早结束加息 英镑将受打击
在英国经济前景疲软的情况下,英国央行可能比其他主要央行更早结束加息周期,这可能会打击英镑。英国央行是最早开始加息的国家之一,但货币政策委员会最近讨论了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因此英国央行可能会比其他国家更早暂停加息。英国在未来18个月内发生经济衰退的风险看起来比欧元区国家要高。在这种背景下,英镑相对其他一些货币,如欧元或美元的表现不一定会那么强劲。
高盛集团
由于日本央行对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承诺,短期内我们预计日元将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对于这种结果,投资者可以考虑美元兑日元的短期看涨偏好。但在我们看来,日本央行干预的可能性限制了该货币对大幅上涨的机会。我们将寻找做空该货币对的机会。鉴于近期美联储加息前景的不确定性,在增加美元兑日元的下行预期之前,可能要谨慎地等待下一个美国非农就业报告(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