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志商业

金融

“陪诊师”不是改善医疗服务的“灵丹妙药”

时间:2022-09-27 19:22

  今年以来,“陪诊师”作为一种新型职业“火”了起来。除了北上广,重庆、郑州、长沙、成都、杭州等不少城市中的“陪诊师”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的实际业务并不限于字面意义上的“陪诊”,工作内容还包括预约检查、取报告、开药拿药……“陪诊师”被称为“贩卖时间的人”。从现实来看,这一新职业的诞生的确有一定必然性。比如,一些患者到外地求医,不熟悉交通和就医流程,这个时候如果可以“购买”到相应的服务,的确能够增加不少方便;还有一些则是独居的老年群体、独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就医时无人陪同,“陪诊师”也能够帮助解决“痛点”。

  有医学专家认为,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患。某种程度上,“陪诊师”通过市场化手段,健全了病患的社会支持系统。“陪诊师”在行动上的保障和心灵上的慰藉,让一些人的求医问药之路更加顺畅。当然,如何在陪诊过程中做好患者隐私保护、如何防范化解潜在的风险,是未来陪诊服务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必须考虑的问题。实际上,由于行业规范的缺失,陪诊服务业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一方面,陪诊服务收费标准缺乏定价依据,陷入价高而服务不匹配的质疑;另一方面,“陪诊师”和患者权利义务约定不清晰,在实际的陪诊服务中,双方较容易产生争执。无论是消费方还是服务方,都希望行业能有正规管理机构,有明确的准入制度,形成专业、规范的准则,从而促使陪诊职业行稳致远。

  规范陪诊服务,将“陪诊师”纳入新职业目录势在必行。“陪诊师”由谁培训上岗、行业竞争与淘汰机制怎么建立、日常监管如何实施、服务项目和收费如何确定等,都亟待出台相应规则。目前陪诊服务的规模已十分可观,为陪诊服务立规矩正当其时,只有让自发形成的服务模式尽快得到规范,方能将这个新兴行业引入发展正轨,造福更多家庭。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大家不用聚集到个别医院,就诊流程进一步优化,智慧医疗做到适老化,看病不再是一件“复杂”的事,不需要“专业人士”的引导,陪诊服务自然而然会消失。

  当前,“陪诊师”固然可以为一些群体的就诊带来方便,但这并不代表着它可以代替医疗机构本应该提供的相关服务。“陪诊师”的火爆,与医疗服务本身的继续优化,这两者应该一码归一码。尤其是在老龄化继续加深的社会背景下,为老年人群提供更人性化医疗服务的责任,不该完全让个人以雇佣“陪诊师”的方式来承担。

  @跟着丢丢去旅行:我每次去医院,都看到有陪诊的。怎么说呢?特别有耐心。

  @pilipilimaster:这个职业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家里老人生病都是我去陪,实话实说真的很累,但是又不放心老人自己去。如果有人能帮我照顾好老人,我还是愿意出这个钱的。

  @杭城阿良:对于有需要的人来说是好事,但希望陪诊费不要太高。

  @努力赚钱的小颖子:应需求而生,靠自己赚钱,没毛病。毋庸置疑,“陪诊师”的出现是市场规律正常运行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医疗服务的欠缺,也确实帮助到不少有需要的病患。一方面,我们应该鼓励陪诊行业规范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陪诊师”看成改善医疗服务的“灵丹妙药”,它只应该也只能够起到辅助作用。什么时候“陪诊师”顺其自然地在历史舞台上消失,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也就达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