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147人跻身百亿俱乐部,葛兰张坤逼近千亿规模
尽管公募基金二季度管理业绩和规模整体回升,但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仍处净赎回状态,头部基金经理的虹吸效应却有所加剧。
同花顺(86.04 -1.78%诊股)iFinD数据显示,公布二季报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额合计缩水87.44亿份,近70%普通股票型基金二季度遭遇净赎回;混合型基金二季度份额整体缩水1752.81亿份,75%混合型基金二季度份额缩水。
与此同时,百亿基金经理的人数和管理规模,均有所扩容。数据显示,2021年末,百亿基金经理数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69位。今年一季度,市场剧烈调整,百亿俱乐部减少至137人。伴随着市场的回暖,今年二季末百亿俱乐部再次反弹,增至147人。
业内资深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二季度权益基金发行仍然惨淡,申赎也出现缩量,但总体看来仍在进大步、退小步的节奏,公募基金在这轮市场调整中体现的韧性胜过以往。
147人跻身百亿俱乐部
近年,公募基金头部化趋势极为明显,主动权益领域逐渐呈现得顶流者得天下之势。
公募基金周期性较强,市场行情向上时往往会加速头部基金规模扩容。而在公募基金最近一轮大扩容中,百亿基金渐成行业现象。最为夸张的是2020年,有83只百亿基金,占全部主动偏股型基金数量的2.8%,合计规模近1.5万亿元,占全部主动偏股型基金规模的29.6%。2019年,百亿基金数量还不足20只,合计规模仅为3145亿元。
海通证券(9.34 -0.21%诊股)研报指出,公募基金出现头部化现象,少数规模较大的基金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可能跟居民在购买基金时往往选择热门产品有关。
2021年,百亿基金数量和规模进一步增长。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公募基金整体规模有所下滑,截至二季末,百亿基金数量也相应减少至67只。
在百亿基金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头部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却在二季末迎来反弹。
据天风证券(3.01 +0.00%诊股)刘晨明团队统计,今年二季末,管理总规模超过百亿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为147人,相比上一季度增加10人,合计管理规模约为3.3万亿元,相比一季末增加0.3万亿,在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中规模占比高达58.93%。
因市场振荡而消失的千亿顶流基金经理正在返场路上。据天风证券统计,截至二季末,葛兰和张坤管理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分别为989.39亿元以及971.37亿元,离回归千亿管理规模仅一步之遥。
截至二季末,葛兰任职的中欧基金旗下仅百亿基金的规模就高达1518亿元。张坤任职的易方达旗下百亿基金总规模更是高达1724亿元。广发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旗下的百亿基金合计规模也超千亿。
此外,还有一些以人数取胜的基金公司。以富国基金为例,截至二季末,旗下百亿基金仅有富国天惠,而管理规模在百亿以上的基金经理却有9位。
顶流的反思与预判
头部基金经理的小作文仍是今年二季报关注焦点。
张坤在季报中解构了近因效应,即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通过几次连续观察得到的结果,通过零散的证据就拼凑出一个饱满的形象,并且在头脑中创建出了本来不存在的模式。。张坤指出,对未来进行预判时,网络媒体栩栩如生的报道、生动的画面感、连续的发生以及自身过多的关注,都更容易引起判断偏差。
葛兰则表示,中国创新产品将在海外逐步进入收获期,国内医疗服务以及消费性医疗的需求未来空间依然巨大,看好医药生物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但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
睿远基金的傅鹏博、朱璘则表示,下半年经济能否恢复到合理增长水平,地产和基建是可见的具体抓手。下半年防通胀也可能成为掣肘政策的变量。
兴证全球谢治宇则提出,今年6月以来,地产销售呈现见底回升趋势,国内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然而国际美联储持续加息,各国CPI维持高位,海外需求是否放缓仍需观察。
富国基金朱少醒则认为,市场情绪最恐慌的阶段已经过去,从较长时间维度看,当下权益市场处于较好的风险收益区间。
银华基金李晓星也颇为乐观,看好中国经济的v型反转。结合超额储蓄率的大幅上升,认为主要是消费意愿的问题,而整体居民的消费能力一直在提升,当对未来的预期平稳后,消费将迎来反弹。
广发刘格菘表示,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类资产成为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核心资产越来越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