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为传统文化创新赋能(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在陕西,秦腔不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文化元素。近年来,陕西通过“秦腔+”跨界尝试、创排新剧目、丰富表达方式、推动文旅融合等,让秦腔唱得更响亮,让这张文化名片更闪亮。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句民谣道出秦腔在陕西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006年,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如今的秦腔不只有“吼”出来的高亢激越,更以愈发新鲜多样的形式,吸引更多人的喜爱。
巧笑嫣然,水袖摇曳,秦腔虚拟数字人“圈粉”不少年轻人;将传统戏曲搬上大银幕,秦腔3D电影《三滴血》让观众感受经典魅力;《大树西迁》《西京故事》《关西夫子》等秦腔现代剧、新编历史剧续写时代弦歌……近年来,古老的秦腔艺术正在通过多种方式亲近群众,焕发新活力,将陕西的这张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樱桃小口,眉似柳叶,清嗓悠扬,水袖曼舞,一名秦腔小旦款款而出。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这个名叫秦筱雅的虚拟推荐官让人耳目一新。
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先导片中,秦筱雅与摇滚歌手同台献唱,完成了一次有趣的跨界演出。西安市民李柳感到很新奇:“原来秦腔也可以这样‘潮’。”
“秦筱雅的人物形象和动作采用三维建模完成,一般动画人物的整体解析建模大概只要3万个面,但这次仅头饰建模就达到了70万个面。”秦筱雅设计制作团队成员张曦说,“我们希望通过制作数字化代言人,拉近秦腔与年轻人的距离,让更多人爱上秦腔。”
6月15日,秦腔3D电影《三滴血》在西安首映。《三滴血》创作于1918年,是西安易俗社的经典剧目,1960年就曾被制作为黑白电影。“老电影《三滴血》我也看过,这次的3D版好像自己就站在舞台上,演员就在面前唱似的,跟在剧院看戏的感觉很不一样。”一名老戏迷看后兴奋地感慨。
市场太小,听戏的人越来越少,是秦腔业内人士的普遍感受。“多元的文化娱乐方式兴起、城镇化步伐加快都是戏曲变成‘小众’的外部因素。”秦腔史研究学者苏育生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戏,秦腔包含着西北地区深厚的文化基因,具有不可替代性。需要思考如何巧妙地将唱腔、服饰、仪态、舞台等文化元素有效利用,增加秦腔的吸引力,让秦腔符合现代文化品位。”
“秦腔+摇滚”“秦腔+动漫”“秦腔+电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秦腔+”让秦腔跨界出圈,探索传统戏曲现代传播的更多可能性。西安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寇雅玲说:“要找到秦腔文化与当代观众沟通的新渠道。只有不断为传统文化创新赋能,才能让秦腔在兼容并包中不断成长,让秦腔在陕西唱得更响亮。”
“听了秦腔,肉酒不香。”戏迷们这样形容对秦腔的痴迷。如今的秦腔创作也在求新求变,吸引更多观众。
今年5月,秦腔现代剧《守护者》在西安上演。台上,层叠林立的楼宇让不少观众感到新奇。生动的舞台效果是由一面168平方米的“冰屏”完成的,这种透明的显示屏极大丰富了舞台视觉语言。“有的秦腔剧还会用到多块移动的‘冰屏’。”《守护者》导演、三意社艺术总监何红星说,“近年来,现代舞台美术设计被大量运用在秦腔剧的创作当中,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
秦腔音乐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秦腔表演的乐队只有几个人,现在大型的秦腔剧会用到五六十人的民乐队。比如拉弦乐器,我们就会用到高胡、中胡、二胡等,给观众更丰富立体的听觉享受。”何红星说。
秦腔的当代创作对演员也提出了更多挑战。“不少戏迷都说我这次是‘脱胎换骨’。”35岁的青年演员王航说。今年6月,秦腔新编历史剧《诗圣杜甫》在西安上演,王航饰演主角杜甫。“新创剧目对演员创造力的考验极大。比如其中的一场高潮戏,我原本是收着唱,而导演要求我将情绪爆发出来,真正上台后,我才懂得其中的奥妙。”
最近,秦腔导演王化武正在排演一部讲述返乡大学生带动群众致富的新戏。他认为,秦腔创作应当找到传统与时代的结合点,“提升舞台的感染力,要丰富我们的表达手段。”近年来,陕西创作了一批质量高、口碑好的秦腔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要创作出能与当下现实生活同频共振的优秀现代戏作品,需要反映百姓的心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说。
目前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老戏迷不爱看新戏,年轻戏迷领略不了传统戏的魅力。“这说明秦腔的抢救传承迫在眉睫。”苏育生认为,“创新的前提是传承。许多秦腔表演者的唱腔、表演、特技与老艺人有明显差距,随着受众审美意识的提高,自然要对艺术深度有更高要求。要系统地研究总结秦腔传统技艺,各剧团应当有继承总体规划,充分创造条件培养接班人。”
秦腔脸谱、传统戏楼,唱腔飘入耳畔,精致的浮雕诉说百年往事,这里就是易俗社文化街区。2021年9月,这个以秦腔剧团易俗社为核心的秦腔文化展示区正式开放,集“馆、展、演、旅游、体验互动”于一体,成为展现西安城市文化的新窗口。
成立于1912年的西安易俗社,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社团。为了让秦腔拥抱更多观众,易俗社文化街区应运而生。
在易俗社文化街区的建设中,不仅易俗大剧院得到了硬件提升,让观众能够得到更好的观戏体验,还新增了易俗社百年博物馆和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让游客可以领略秦腔文化和易俗社的百年历史与艺术成就。在地下一层,情景式文化街区还原了老西安的许多文化生活场景,为易俗社文化街区增添了不少烟火气。
“易俗社文化街区的建设整合盘活了周边的硬件资源,让秦腔文化有了更有力的传播载体,不仅保留了浓厚的秦腔艺术文化气息,更为城市增添了活力。”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说。
每到周末,紧邻西安城墙的三意社小剧场都有好戏开场,精彩的折子戏和名家清唱让观众感受秦腔的魅力。何红星介绍,这个小剧场由有100多年演艺史的三意社与西安城墙景区联手打造,让更多游客在短时间内可以领略秦腔艺术和关中文化。
在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何桑看来,戏曲艺术与城市文化是融合共生的,戏曲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城市的文化气质。“应当鼓励推出具有秦腔艺术特色的旅游演艺项目、沉浸式体验场景和主题旅游线路,鼓励合理利用秦腔艺术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这样才能培养熏陶更多年轻的戏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