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姚振华有哪些上市公司(姚振华的上市公司)
姚振华是汕头哪里人?
点头像带你飞
国内上市公司有哪些?
直接去深交所和上交所查询
企业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欲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必须经历综合评估、规范重组、正式启动三个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
第一阶段 企业上市前的综合评估
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工程和系统化的工作,与传统的项目投资相比,也需要经过前期论证、组织实施和期后评价的过程;而且还要面临着是否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哪个市场上市、上市的路径选择。在不同的市场上市,企业应做的工作、渠道和风险都不同。只有经过企业的综合评估,才能确保拟上市企业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操作。对于企业而言,要组织发动大量人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为了保证上市的成功,企业首先会全面分析上述问题,全面研究、审慎拿出意见,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后才会全面启动上市团队的工作。
第二阶段 企业内部规范重组
企业首发上市涉及的关键问题多达数百个,尤其在中国目前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诸多财务、税收、法律、公司治理、历史沿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很多问题在后期处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企业在完成前期评估的基础上、并在上市财务顾问的协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预先处理好一些问题是相当重要的,通过此项工作,也可以增强保荐人、策略股东、其它中介机构及监管层对公司的信心。
第三阶段 正式启动上市工作
企业一旦确定上市目标,就开始进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实务操作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选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审计及法律调查、券商辅导、发行申报、发行及上市等。由于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务机构有五六个同时工作,人员涉及到几十个人。因此组织协调难得相当大,需要多方协调好。
姚振华近期买入明星电力的目的是什么?
又要搞事了,这哥们没坑过人,倒是有些比会坑人
姚振华一共开了几家公司,都是房地产吗?
姚振华主要是房地产,子公司很多,这个可以在天眼查查看看。
股票大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本周股市连续下跌,个股跌停家数也有好几百家。面对股市跌迭不休,很多股民感到奇怪,股市大跌对于投资者伤害较大,那上市公司本身就不会受到影响了吗?实际上,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如果出现大跌,时间不长,这无关紧要,但是如果上市公司股票下跌若成为趋势,那上市公司也会受到重创。
首先,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大跌,市值大幅缩水,不幸沦为低价股,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收购兼并,因为,你跌得这么便宜了,我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成为你的控股股东。之前,万科A由于股价处于被低估状态,引发了深圳宝能集团的收购,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宝万之争”。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差一点就是宝能姚振华的了。所以,股价跌得越低,越是跌出投资价值,就很容易被别人收购。
再者,股价大跌,不仅伤害到股民的利益,大股东的利益也会受损。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大股东对股价波动不会太在意,因为他们手中持有的股票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现在则不同,上市公司大股东以极低成本获得股票,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并减持。而股票的大跌,直接关系到大股东减持后能套现的资金有多少。
此外,股票大跌,会影响到上市公司再融资,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价格是与二级市场股价“挂钩”的,大跌情形下,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会受到影响,一般情形下表现为缩水。而在严重情况下,再融资只能叫停,这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增发配股的股票,总是跌破增发配股价格,以后还怎么从市场融资呀?没有人再敢买你增发配股的股票了。
再次,上市公司股价下跌,可能直接引发股权质押爆仓。之前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东,为了方便融资,将自己手上的股份拿去质押,拿到融资,到期后只要归还本金和利息即可。但是如果碰到2015年股灾那种情况,大股东面对股价下跌,又不能提供新的质押股票,或者不能及时赎回股票,就会面临着爆仓的风险。届时,轻则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控制力减弱,重则大股东出现变更。
最后,股票价格的高低,关乎到一个企业的形象,说白了,股价就是体现上市公司的价值。如果股票价格长期下跌,市值大幅度缩水,这样会有损上市公司形象,这会让人觉得这个上市公司肯定出了什么状况了吧,进而对其产品也不再信任。贵州茅台股价为啥这么高,其就是白马股的代表。而为了避免股票价格的下跌,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会拿出现金回购自家股票力挺股价。
可能对普通小股民来说,手里股票下跌只是财产蒙受损失。但是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来说,不仅仅是身价的缩水,而且还关乎控股权、大股东身价、上市公司的形象,以及股票质押会否出现问题。如果上市公司的股价是非理性的下跌,一些有实力的大股东就会拿出真金白银来把股价托起来,这样也可以给中小股东以信心,给自己的客户吃上定心丸。姚振华是靠万科成中国第四首富的吗
姚振华从事农贸生意起家,曾经做过炸油条、卖蔬菜的小生意,王石、郁亮用三十多年时间,爬上了中国房地产的顶峰,他们绝对不会想到,会被一个靠炸油条、卖蔬菜起家的潮汕人炒了鱿鱼。
他的发家历程是怎么样的?2003年借助深物业在中小板上市,完成资本积累第一步;2012年成立前海人寿,正式大举进军资本市场。
几十年间,就将其掌舵的“宝能系”发展成集地产、保险、物流、小额贷款、教育、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庞大而神秘的商业帝国。
截至目前,宝能集团净资产高达1200亿元,市值超过5000亿元,在收购万科这件事情上,宝能算是一次把杠杆用个够。
其实,在万科宝能斗争前,宝能系就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捕猎”了多家上市公司,手段大多凶猛,一掷千金。
也不能说姚四哥这次成中国第四富豪就靠的万科,但是,在过去的一年真正引发姚老板财富巨大变动的可能就是买入万科股权了。
其实,姚振华也没有攫取王石的奋斗成果,而是冒市场风险投资才实现财富排名的蹿升,不过,未来如何还不知道~
姚振华被禁入就能规范保险资本吗?
一个姚振华被禁入,还有千千万万个姚振华站起来,所以还是弥补这些漏洞才好!
2月24日(周五),保监会对前海人寿及相关责任人做出行政处罚:对时任前海人寿董事长姚振华给予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的处罚。处罚轻重暂且不论,这个处罚是否对症,是否能够对规范保险公司等起到根本性作用,似乎值得观察。
据保监会公告,前海人寿主要存在“编制提供虚假资料,违规运用保险资金”等五方面违法事实。《保险法》第170条规定,若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177条规定,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可以禁止有关责任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进入保险业。目前,保险法对违法违规的罚款金额最多也就几十万元,较有威慑的似乎就是行业禁入了。
保险业禁入的实质内容,主要是禁入人员不得担任保险类机构董监高或者从事保险业务。证券市场禁入制度建设则要比保险业早,主要是指被禁人员,禁入期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不得担任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监高职务。也就是说,保险业和证券市场的禁入制度,都是不得从事相关行业业务和担任公司董监高,但并没有限制禁入人员投资这两类行业,由此市场普遍解读姚振华今后十年虽然不得任职保险公司,但仍可以当大股东。
姚振华现为前海人寿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由于行业禁入,不具有任职资格,前海人寿应进行董事长的改选。但即使姚振华从董事长职位退下来,公司经营是否就会褪去姚氏激进风格?如果说前海人寿能真正反省,加上公司能确保与实控人的相对独立性,情况或许会有较大改观,不过这种情况或只属理想化。现实中,即使其他人担任董事长也可能只是一个传声筒,真正发号施令的还是遥控局面的实控人。
因此,不仅保险业,在证券业也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公司实控人被行业禁入,如何确保公司能尽快摆脱实控人影响,扭转经营风格、走上规范经营之路,这方面或需进一步完善制度,或可考虑对实控人实施股权强制退出举措。行业禁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得从事相关行业,禁入人员继续当大股东,等于还是在从事这个行业,这莫非不是自相矛盾?
从前海人寿激进经营现象,亟待反思的还有保险业的制度漏洞。2015年2月,保监会发布《关于万能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万能险费率改革全面实施,取消了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不得超过2.5%的限制,将定价权让渡于险企。险企为吸引投资者纷纷调高其最低保底收益,而要为投资者获取较高收益,又“逼迫”前海人寿等在股市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投资,尽管其投资标的选择的是蓝筹股,但股价过度拉高也饱含风险,一旦险企自身风控能力不足,就可能发生损失,而最后可能还是由保险投资者来承担。某种程度上说,这相当于非法集资再去豪赌,早已远离发展保险业的初衷,保险业姓保,理应回归正道。
对于前海人寿所投资的诸多上市公司股票,该如何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这个问题也值得关注。比如,万科面临董事会换届,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等持有大量万科股票,它拥有的股票投票权是行使还是放弃,如果行使又该如何行使。
就此前前海人寿入主的南玻公司治理来看,公司前职业高管被赶走,接盘的保险公司如何管好这个实业摊子,这是众多市场人士担心的。具体到万科本身,人们显然不愿意南玻现象重现,在目前制度空白情况下,剥夺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董事提名权似乎还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只能靠监管引导,或者前海人寿的自律。
保险业、证券投资基金业持有大量上市公司股份,它们的资金来源是广大中小投资者,资金管理者需要维护投资者利益,就需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形成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制约。但这种制约又不能走过头,如果保险业、基金业管理人利用这种治理权,寻求自己个体利益,就会产生副作用;况且隔行如隔山,如果保险资金等提名自己管理人员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这真可能把中国实业败个底朝天,对此理应尽快从制度关上查漏补缺,确保保险业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