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
安徽广德有群来自上海的“新村民”
在村里头,比起规划师的身份,李永刚更喜欢大家直呼他“黑土”,这个名字的来由,不只是因为他肉眼可见的肤色,更多的是,和村民拉近了距离,也更接地气。
今年33岁的李永刚,老家在山东潍坊。来到安徽广德之前,他一直在上海工作,主攻旅游规划设计,是常人眼里的“白领”。
李永刚和他的合伙人。人民网 陈若天摄
偶然的机会,让他成了广德市四合乡耿村的“新村民”。
从城市到乡村,说起李永刚和广德的缘分,还得追溯到2016年的夏末。因为工作需要,做规划出身的他,平均每年都要出差广德几十趟。
2021年,参与完邻村乡建规划的李永刚,正在思考着未来乡村振兴方向之际,收到来自朋友和乡镇干部的邀请:何不自己投资一个旅游项目看看?
“黑土”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因为参加过广德多个乡镇的旅游规划设计,所以对当地的自然风情、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都比较了解,也为自己决定扎根广德打下了基础。”李永刚说。
孩子们在“欢溪原自然公社”尽情玩耍。人民网 陈若天摄
但真正让他动心的,还是看中了广德的乡村旅游前景:这里离上海很近,甚至不逊于周边的安吉、长兴和溧阳,但文旅发展比较起来相对滞后。在李永刚看来,这是价值洼地、也是发展洼地,但更是一个投资高地。
就这样,挑了个日子,2022年正月十六,“欢溪原自然公社”正式动工。
从村庄调研到规划设计、从土地流转到付诸实施……李永刚沉下心来,带着“小伙伴”们卷起裤腿“二次创业”。
团队共计7个人,平均年龄30岁。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规划设计的、有品牌策划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做投融资的,还有负责新媒体运营的,最初只是临时帮忙,但很快大家达成共识,果断选择加入进来,成了合伙人。理由直接明了:从画图到施工,都是自己完成的。
几个人顶着“海归”“硕士”的光环,把投身乡村当作乐业的方式,当同龄人在繁华都市享受便利生活时,他们却选择用双手去打拼这片土地,在跌跌撞撞中,开启一场属于自己的乡村之旅。
体验乡村小火车。人民网 陈若天摄
说及缘由,李永刚有着自己的见解,“很多人说我们是情怀,其实不然,我们就是分析市场,研判投资机遇,然后选择这里过来尝试。说到底,就是志同道合的几个人凑在一块,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
听起来很酷,但实则很难。从城市到乡村,绝不是“躺平”,更不是逃避城市的理由。李永刚心里清楚,仅靠情怀是不够的,他们要做的,是关于这片土地和当地产业的振兴。
“自2月份开工,几乎没有消停过,连续在村里待了100多天。”李永刚回忆,每天早上6点出门,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最多的时候,工地上50多个人10台挖掘机一同作业,那场面能记一辈子。
“一定不能自己玩自己的。”李永刚认为,乡建规划并非是教“老村民”做事那么简单,而是共建共享,这才是乡村振兴的本质。
快乐的休息时光。人民网 陈若天摄
之所以把项目取名为自然公社,也就是想把大家伙团结起来一起发展。为此,项目动工之初,李永刚就和村里签下协议,留20%的股权给村里,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过程,对坐落于广德的“欢溪原”,每一步打造与管理,都是一次投石问路的过程。李永刚表示,“初衷就是打个样,希望能够把这种模式予以迭代和输出,为振兴乡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今年中秋,在历经半年建设之后,“欢溪原自然公社”正式对外营业。逢到周末,有不少周边游客过来休憩游玩,寻找田园生活、体验“诗和远方”。这里有房车露营、有游乐沙滩、有乡间烧烤,还有树林咖啡馆,游客可以闲来无事嘬上一口咖啡,看云卷云舒。
孩子们在沙滩上嬉戏。人民网 陈若天摄
令人欣慰的是,“自然公社”的开张,不仅给村里带来了人气,也带动了就业,目前固定用工在30人左右,周末和节假日还有兼职。
此心安处是吾乡。过去出差是过客,而今落户是归人,在李永刚眼里,未来的耿村,会更加热闹,也更加有趣。